從去年開始
取消公交老年卡的呼聲就越來越高 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1
上班族有苦難言,早上出門已經提前了,還要和老人一起擠車。
據相關數據顯示,免費公交IC卡出現以來,很多老人確實習慣在早高峰時間段出行。
不少上班族留言稱,早晨好不容易擠上公交,結果車里那么多老年人。很多都拉著小推車去離家較遠的地方趕早市,讓本來就擁擠的車廂更加沒地方落腳了。
2
“早上擠車已經很累了,好不容易有個座,還得趕緊讓給老年人”
在我們國家非常講究尊老愛幼,如果不給老年人讓座,別人可能會指責你沒愛心。
但是現在,年輕人的壓力也非常大,晚上熬夜、早上早起。有網友調侃,遇到早高峰的時候別說在公交上瞇一會兒,就是坐一會兒都不是容易的事。有時1個小時要讓3次座。
在一部分老人的觀念里,年輕人就要給他們讓座,如果不讓座可能會跟你起爭執。也正是因為這小部分人,給老人這個群體抹了黑。
3
也有網友堅決反對,你們別忘了,誰都有老的那一天。
有網友表示,老年人辛苦了一輩子,現在享受的福利是應得的。
誰都有老的時候,不能因為車上擠就把責任推到老人身上。
老人一早出門買菜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回家能吃上熱乎飯。
老年人早上出門,不全是為了買菜。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
也有網友表示,老人選擇幾點出門是個人自由。
這位準老年網友說出了自己心聲。
4
看看外地是怎么做的,有的改成現金補貼,有的限時段免費。
先來看上海,取消公交老年卡免費,每月發放津貼。
2016年,上海正式終止70歲以上滬籍老人持敬老卡免費乘公交制度,實施老年綜合津貼制度,65-69歲每月獲75元;70-79歲每月150元;80-89歲每月180元;90-99歲每月350元;100歲及以上每月600元。
政策執行第一天,記者當時來到公交48路終點站,車廂一共12名乘客,沒有一位老年人,而在平時,車廂內的乘客大多是白發蒼蒼。
駕駛員莊利平說:“我今天一早出車,到現在已經開了4圈,老年乘客明顯減少,感覺比平時下降了八九成。”
關于上海的這些舉措,支持的人比較多。有人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公平,讓腿腳不方便、平時不太出門的老人享受到平等福利。
成都:70歲老人限制免費刷卡次數
2007年12月17日,凡居住或暫住成都市中心城區,年滿70周歲的老年人辦理老年卡后,都可以享受在中心城區每月免費刷卡乘坐公交車50次及全年600次的優惠。
南京:老人乘車限時段免費
2008年7月1日起,南京以及周邊7城市的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和地鐵。
老人乘車實行“限時段免費”,除早晚高峰以外的工作日以及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70歲以上老人都可以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和地鐵。
其實 在去年南昌兩會上 南昌市人大代表劉燕青就提出 推進老年人 綜合補貼“一卡制”的建議
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車的福利待遇對于由于某些原因無法出行的老人形同虛設,由于高峰時間段不能免費乘坐地鐵,那么患有慢性病需長期就診的老年人也無法享受這一福利而另一些老人出于不享受就吃虧的心態出門完全依賴公共交通,增加了公共交通的負擔。
此外,老年人享受社會優待程序繁多,需要辦理《老年人優待證》、《免費乘車卡》、80歲以上老人還需要辦理相應的農業銀行卡領取高齡補貼、無工作單位的老人需要辦理農信社的銀行卡領取社保補貼。
應以現金補貼的方式取代免費乘車,將免費乘車的福利待遇折合成相應的現金發放,老年人可根據自身的特點自行選擇購買實物,購買生活照料、康健文體、精神慰藉等日間照料服務或者充值乘車卡,由老年人自主支配使用,體現了對老年人權益的最大尊重,實現各取所需,擴大老年人受益面,促進老年人福利均等化;同時,可大大減輕公共交通的壓力。